首页 抗日之雪耻 下章
第三百七十三章:华北会战(十九)
 第三百七十三章:华北会战(十九)

 华北会战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最jī烈的时候,在‮国中‬的武汉传来一个消息“‮华中‬民国国‮政民‬fǔ”于1939年8月25⽇在南京正式成立了。新成立的国‮政民‬fǔ虽然也叫国‮政民‬fǔ,但是其实质却是期国‮政民‬fǔ內部以汪精卫为的亲⽇派,屈服于⽇本帝国主义的军事进攻和政治y-u降,在⽇军卵翼下建立的傀儡‮权政‬,所以这个新成立的国‮政民‬fǔ既不被现在重庆的蒋介石政fǔ承认,更不被承认,因此这个新成立的国‮政民‬fǔ也被叫做“伪南京国‮政民‬fǔ”或者“汪伪‮权政‬”

 1939年8月25⽇,在⽇军的保护下伪南京国‮政民‬fǔ举行了隆重的成立仪式,仪式上不仅有⽇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烟俊六大将,而且还有远在东北的伪満‮权政‬派来的代表。汪伪‮权政‬遥奉重庆国府主席林森为主席,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兼代主席。立法院院长陈公博﹑司法院院长温宗尧﹑监察院院长梁鸿志﹑‮试考‬院院长王揖唐、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、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任援道﹑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、财政部长兼‮央中‬政治委员会秘书长周佛海。

 这一次成立仪式办的很风光也很隆重,而历史上汪伪‮权政‬成立之时却要比这凄惨得多。当时由于原南京国‮政民‬fǔ的旧址被⽇本的前傀儡政fǔ成员梁鸿志占着不给,汪精卫只好把新政fǔ的地址选在了战前的‮试考‬院。这一天天气很晴朗,在‮察警‬的督促下,南京的家家户户都挂了新旗子。这个旗子形状极不规则,上面是国民的青天⽩⽇旗,下面挂上了一个有“和平、、建国”字样的三角巾,南京民众看到青天⽩⽇旗很⾼兴,看到这个三角巾则又是义愤又是酸楚,于是称这个三角巾是⽇本人的k-衩。在这种气氛下,汪精卫在国歌之后宣读了《还都宣言》,之后表了演讲。一向善于演说的汪精卫,那天的感觉也许很复杂,所以演说也变得很低沉,苍⽩无力。这是一个不被重视的成立典礼,演讲结束后,典礼就匆忙结束了。⽇本方面甚至没有派来事先答应好的出席‮员官‬。这厢举行就职典礼的时候,大街上的⽇本兵看到青天⽩⽇旗后jī动了,他们的很多战友就是死在这面旗帜下,这面旗帜让他们吃够了苦头。南京市的鼓楼和市中心新街口地区的⽇本兵,开始指着青天⽩⽇旗大骂,骂的不过瘾,于是开始纷纷向国旗开

 这次是由于这两年‮国中‬
‮民人‬的抗⽇斗志和jī情远要比历史上強得多,反抗的力度也要大得多。⽇军在‮国中‬死亡残疾的士兵逐年以及快的度递增着,所以迫使⽇军不得不重视起汪伪‮权政‬这个傀儡,因此汪精卫才算是被⽇军重视了很多。

 韩云华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关注华北的战局,本就没有精力关注华中的局势,所以当汪伪‮权政‬成立之时他并不知道。直到钱壮飞和‮路八‬军总部来的紧急电报放到他的书桌上的时候,他才想起来自己竟然忘记了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。

 其实这倒不是韩云华自己大意疏忽,而是历史在这一刻生了重大的转折,按照这两年的惯例,由于韩云华的出现,所以历史生了很大的改变,而这种改变几乎都是在时间上生了偏差,几乎所有历史上曾经生的大事件到最后都生了,只不过绝大多数都延迟了将近一年,就像武汉的沦陷,虽然国共两都出了大力气,原本与38年陷落的武汉最终还是沦陷了,只不过沦陷的时间变成了39年。所以韩云华原以为汪伪‮权政‬成立的时间应该是在41年以后,最不济也应该是历史上的194o年,満打満算还有一年多的时间,所以韩云华才会将这件事情放置于脑后。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与本于194o年3月3o⽇在南京正式成立伪“‮华中‬民国国‮政民‬fǔ”却提前八个月成立了,一下子将韩云华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
 历史上⽇本在侵华战争一开始就打算利用傀儡‮权政‬统治‮国中‬,然后再慢慢地将‮国中‬变成⽇本的殖民地。为此,1931年,⽇本在‮国中‬东北扶植清王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了伪満‮权政‬。1937年12月⽇军又在占领区北平筹建了伪“‮华中‬民国临时政fǔ”1938年3月,⽇本在沦陷区南京组建了伪“‮华中‬民国维新政fǔ”1938年12月18⽇,汪精卫偕曾仲鸣﹑周佛海等逃离重庆。到越南河內后,表降敌“y-n电”随后由⽇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等进⼊‮海上‬﹐著手组织伪‮央中‬政fǔ。经⽇本策划,北平﹑南京两地伪‮权政‬取消,于194o年3月3o⽇在南京正式成立伪“‮华中‬民国国‮政民‬fǔ”沿用青天⽩⽇満地红的旗帜为“国旗”另加三角布片,上书:“和平建国”字样。其组织机构仍用国‮政民‬fǔ的组织形式,汪伪“国‮政民‬fǔ”一度遥奉重庆国府主席林森为主席,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兼代主席。立法院院长陈公博﹑司法院院长温宗尧﹑监察院院长梁鸿志﹑‮试考‬院院长王揖唐、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克敏、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任援道﹑华北绥靖军总司令齐燮元、财政部长兼‮央中‬政治委员会秘书长周佛海等。

 成立汪伪‮权政‬对抗蒋介石的国‮政民‬fǔ是⽇军既定的策略,在⽇本外务省上呈给內阁的报告中详细报告了汪伪‮权政‬成立的经过。1938年5月2o⽇⽇军攻占了徐州,在当时就大6上的战局说来,虽然是一个很大的进展,但鉴于事变处理的前途还很遥远,为了集‮国中‬力今后直接解决事变,以期在本年內达成战争目的的前提下,应就內外政策即须施行的事项进行研究。1938年6月13⽇,五相会议即以此为主旨,决定了“今后‮国中‬事变指导方针”并且据情况接受第三国的友好斡旋的条件。如果旧南京政fǔ投降,便把它合并于新兴‮国中‬
‮央中‬
‮权政‬之下;如果不投降时,便倾‮国全‬的力量把旧南京政fǔ击溃或迫使其投降;同时,扩大并加強亲⽇各个‮权政‬,尽快使这些‮权政‬集其大成地统一为一个‮权政‬,形成为‮国中‬
‮央中‬政fǔ,以此使內外不能不承认新‮权政‬代替旧南京政fǔ。

 而蒋介石主导的国‮政民‬fǔ自抗⽇战争爆以后在正面‮场战‬节节抗击⽇军,虽然几大会战都是以失败而告终,但是不可否认的是,正是由于蒋介石政fǔ开展初期的这种坚持才迫使⽇军不得不转变对华政策,并且开始策划组建一个新的政fǔ以代替蒋介石的国‮政民‬fǔ。

 其实对于和一个‮国中‬的政客合作⽇本国內⾼层的意见并不统一,军部內也有人从作战的角度表示反对汪精卫工作的,但是经6月6⽇五相会议决定:为了配合对现阶段全面战争的指导,基于自主立场处理问题,建立新‮央中‬政fǔ,可以作为一般的方针。新‮央中‬政fǔ以汪、吴(佩孚)、既成‮权政‬、以及翻然悔悟的重庆政fǔ为组成分子。虽系‮国中‬方面的问题,但我方应适当协助其建立。同时将来的政治形式,应按照历史和现实情况,采取分治合作原则。至于其內容,除据“⽇华新关系调整方针”外,內政问题,由‮国中‬方面自行处理,并决定承认以放弃抗⽇容共、采取亲⽇“満”防共为方针的国民和三‮主民‬义。

 从汪精卫离⽇后到新南京“国‮政民‬fǔ”成立这个傀儡‮权政‬,之间不过一年多的时间,但是就是这一年,汪精卫经历了很多。汪精卫于1939年6月18⽇离开东京,24⽇到天津,与王克敏和杉山司令官会面,并与吴佩孚会见,但意见不合。28⽇到‮海上‬,与梁鸿志、温宗尧、陈群、任援道会见。7月3⽇在南京与山田军司令官会见。7月23⽇到广州,与军司令部协商,8月15⽇回到‮海上‬。8月28⽇召开国民六全大会,表宣言政纲,决定建立新‮央中‬部,开始了各地部的重建工作。9月1⽇向‮国全‬出通电。19⽇和2o⽇召开与梁、王的所谓三巨头会谈,商讨召开‮央中‬政治会议。从9月下旬起,积极与各各派、无无派、财界、政界、文化界联络,完成与‮家国‬社会的联络,继续与吴佩孚联络。军事工作方面主要侧重广东,以张奎、邓龙光、李汉魂为对象。其他则以东北系的鲍文樾、杨毓玚,西北系的刘郁芬、郑大章、刘骥,湖北、四川方面的杨揆一、叶蓬等。关于财政、经济政策,制订了研究方案,研究华北、华中的既成事实。12月3o⽇,暗中与梅机关签订⽇华协议文书。194o年1月16⽇,汪精卫对蒋介石出最后的和平劝告。2月12⽇,汪与各各派社会上孚有声望的人士会谈,认为关于建立‮央中‬政fǔ的大纲和政纲等的意见一致,接着在1月23⽇和24⽇两天召开所谓青岛会议,于是在3月2o⽇起的3天內召开了奠定新政fǔ基础的南京‮央中‬政治会议,终于在194o年3月3o⽇“国‮政民‬fǔ”还都南京,成立了新‮央中‬政fǔ。194o年3月3o⽇,酝酿了一年之久的汪精卫,在得到⽇本许可的情况下,在南京成立国‮政民‬fǔ并举行成立典礼,我们现在通称的“汪伪‮权政‬”就此拉开了它五年多悲剧命运的序幕。

 汪伪‮权政‬的成立不管是对韩云华来说还是对于整个‮华中‬民族来说都绝对不是一件好事。汪伪‮权政‬的危害是‮大巨‬的,比之前的伪満洲国以及王克敏等人在北平组建的伪国民临时政fǔ的危害还要大得多。虽然韩云华对于汪精卫成立傀儡‮权政‬的原因有一定的了解,但是这不妨碍韩云华对于汪伪‮权政‬成员的痛恨,汪对抗战本无信心,虽然写过装点m-n面的抗战八股,但他的得意之作,还在骂游击队,说他们是游来游去,游而不击。汪精卫、陈璧君夫f-俩深感寄人篱下,十分抑郁,如果一朝**为王,朝廷虽小,终胜牛后,所以民族软骨病在他⾝上起了作用。汪精卫等设法秘密脫离蒋介石的控制,逃到越南河內,然后由⽇本相近卫文麿表一个对‮国中‬招降的声明,汪精卫便电响应,对⽇停战投降,进而商“和平”

 汪伪‮权政‬成立以后‮国中‬的抗⽇战争便来了最最艰难的时刻,成批成批的国民‮队部‬投降几成蒋介石的噩梦,拒不完全统计从汪伪‮权政‬成立到45年解散短短五年的时间就有一百余万国民‮队部‬投降了汪伪‮权政‬。

 而且汪伪‮权政‬的防区极大,对于‮路八‬军新四军以及其他抗⽇‮队部‬的限制也极为严厉,汪伪政fǔ的辖区包括苏、浙、皖等省大部,沪、宁两市和鄂、湘、赣、鲁、豫等省小部分。⽇本军阀侵占我东北地区后,步步向关內进,先后成立“冀东防共自治政fǔ”、“m-ng古军政fǔ”、“临时政fǔ”(‮京北‬)、“维新政fǔ”(南京)、“察南自治政fǔ”、“晋北自治政fǔ”、“m-ng古联盟自治政fǔ”等伪‮权政‬,但所用之汉jian皆无⾜够号召力能达成⽇军“以华制华”的目的。直到汪兆铭叛国后,方由汪兆铭于南京成立伪“国‮政民‬fǔ”将由伪‮京北‬“临时政fǔ”改制的“华北政务委员会”以及由“m-ng古联盟自治政fǔ”合并“察南自治政fǔ”及“晋北自治政fǔ”而成立的“m-ng疆联合委员会”统合起来。汪伪“国‮政民‬fǔ”名义上虽统有伪“华北政务委员会”及伪“m-ng疆联合自治政fǔ”然事实上仅直辖江苏、淮海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等省,及南京、‮海上‬、汉口、厦m-n等非凡市,且除了江苏、淮海、安徽三省形势较为完整外,其他省区往往仅占有少数县。伪“华北政务委员会”管辖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四省及‮京北‬(后改回北平)、天津、青岛等三个非凡市;伪“m-ng疆联合自治政fǔ”则管辖巴彦塔拉、察哈尔、锡林郭勒、乌兰察布、伊克昭等五个盟与察南、晋北两政厅,合计七个省级单位。尽管如此,汪伪‮权政‬的危害还是‮大巨‬的。汪伪‮权政‬在政治上收编国民降⽇‮队部‬并收买流氓地痞建立“和平建”和特务组织﹐在其辖区內实行法西斯统治﹐捕杀抗⽇爱国人士。配合⽇本对重庆国‮政民‬fǔ进行y-u降,妄图瓦解抗⽇民族统一战线。而1941年3月,成立清乡委员会,集结大批伪军伙同⽇军实行反  M.otBxs.Cc
上章 抗日之雪耻 下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