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万事如易 下章
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抵华珍园
 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抵华珍园

 徐老头的手艺比余舒想象中还要好,因为余舒的要求,他将四种颜⾊的⽔精各自打磨出二十枚圆珠子,一模一样的大小,磨洗之后的⽔精露出它们本来的光泽。

 ⽩的发亮,粉的鲜嫰,⻩的晶清,红的娇,没有她记忆中后世⽔晶制品刻意追求的完美无瑕,反而显出浑然天成,掬一捧在手心,就好似捧着一把盈盈动人的⽔光,在光之下尤为冰心沁人。

 余舒十分満意徐老头的做工,不吝言辞赞誉,一向以手艺为傲的徐老头难免得意,就给她出了个点子:

 “余先生要将这些⽔精珠子串起来,用寻常的丝线就显得拙劣了,孔中露出来⾊杂,不若采以金丝银线,让心灵手巧的绣女编织后再用。”

 余舒表示受教,留下百两酬金,放心地让徐老头对余下的⽔精石块进行打磨,等到一个月后再取。

 从徐老头的小作坊离开,余舒先去了忘机楼,将手中的八十枚⽔精珠尽数散在天井上的风⽔池內养着,叮嘱小晴小蝶两⽇换一次泉⽔,待到七⽇后方能作用。

 一晃眼就到了出发那一天,余舒天不亮就被芸⾖‮醒唤‬,收拾洗漱,被赵慧叫去叮咛了一些出门在外的事体,最后被余小修眼巴巴地送上马车,前去司天监。

 大清早,司天监大门外聚満了人员车马,余舒见到不少张陌生的脸孔,大多是男子,为数不多几个女人,皆都⾝穿着易官特有的公服,上俭下丰的⾐冠,宛若魏晋画卷里走出的名仕,风骨灼灼,⾐袂光鲜。

 人到齐后,自有主事者清点了名单,而后登车前往皇城脚下,与各路人马会和。

 城郭之外,人山人海,一监两台三寺六部,都派有人来,且随驾,且送君。

 一年一度的祭祖大典,司天监的⾼官们倾巢而动,就连位同相侯的大提点也在其列,这一群人固成一个圈子,上下恭维,一袭紫袍,被众人围绕在中心的大提点,是当之无愧的风华绝代,有如众星捧月一般,一投一⾜都惹来无数期羡的目光。

 待到天子出驾,号角鸣起,不知何人带头,一阵山河嘲涌般的参拜声,余舒人云亦云跟着跪下来,偷偷抬头,却看不清远远的御驾,只有一团明⻩⾊在人嘲中缓缓移动。

 再一次登上马车,已是半个时辰之后的事情,余舒被早上的太晒出一脑门的汗,浑⾝不慡地坐上了司天监安排下来的马车,同一辆车上都是这次太史书苑选出来参加典礼的‮生学‬。

 马车內很宽敞,六个人,三男三女,有意地隔开来坐,余舒上车时候晚了一步,坐在门口位置,也没有人让她,毕竟出了太史书苑,她这个⽩⾝出沼的女算子确不如一个世家‮姐小‬来的“金贵”

 一路上,余舒没有和这五个人做太多谈,她向来是个人不近我我不理人的子,况且她也不觉得这一车上的世家二代们有什么结的必要,文少安除外,她本来就认识。

 同余舒一样,文少安默默地坐在靠窗的位置摆弄着一只八角形状的罗盘,另外四个人,有说有笑的,隐隐形成一个小团体,看起来却是以那个江西世家的湛雪元为中心。

 说起来湛雪元,就让余舒想起辛六同她说过的天⽟风⽔——

 湛氏祖辈在江西安业,言传几百年前的老祖宗乃是道教鼻祖张道陵张天师的后人,因为⼊世俗修行,没能耐得住红尘寂寞,就自行成家立业,改“张”姓谐音“湛”姓。

 湛氏一族,不同于百年前因为易子荫庇而兴起的“文辰北,夏江南”两大世家,他们是老一派的风⽔大家族,在当地声望极⾼,说起来有些忌君,但长江流下的黎民百姓,可以不知当今皇帝是谁,却无人不知晓湛氏大名。

 而这“天⽟风⽔”则是湛氏一门的祖传秘术,凡是湛家亲系‮弟子‬,生到八岁不夭,天资上佳者,就会传得一枚“天⽟”修习秘术,以此进行吉凶祸卜,无往不利。

 而湛雪元正是⾝怀“天⽟”的这么一个亲系‮弟子‬,所以才能在太史书苑一众天之骄子当中脫颖而出。

 余舒对这个名作“天⽟”的卜具有些‮趣兴‬,但打量着湛雪元,并没发现她⾝上戴有什么形状特别的⽟石。

 …

 京城此去华珍园,几十里路,早晨出发,傍晚才抵达。

 众人下马下车,按照行尾顺序,先后进⼊林园,华珍园实乃一座避暑山庄,傍山傍⽔,风景优美。

 余舒一行六人,被安排住在西厢一间抱夏庭院中,南北两排,刚好有六间屋,三个男院生住前院,三个女院生住后院,谁也不碍着谁。

 但是挑房间的时候,却遇到一些⿇烦。

 湛雪元与另外两个女孩子说好要住隔壁,也是她们先选了两间采光好的房间,余舒无意和两个丫头片子争抢,就拎着随⾝的行李进了西头剩下的一间房。

 但是等她检查过门窗,铺好准备小憩一会儿,刚刚躺下,外头就有人敲门。

 “咚咚咚。”

 “余算子。”

 余舒皱了下眉⽑,等外面喊了七八声,一声比一声响,才不情愿地起⾝去打开门,看到门外站着湛雪元和另外一个女‮生学‬。

 “何事?”

 湛雪元朝她歉然一笑,道:“我们换一换房间,你到东边那间屋子住吧?”

 “不换。”余舒可没那么好说话,问也不问,就要关门——她坐在马车门口颠了一天,路上又没吃多少口粮,浑⾝不慡,这会儿走几步路都懒,哪儿愿多动弹。

 “等一等,”湛雪元却抬手抵住门扉,眼中闪过一丝不悦,耐着子同余舒商量:

 “芸芸八字属火,最忌风琊,东边那间房里窗子太多,她住着不妥,只是与你换一换屋子,算子不会这么小气吧?”

 湛雪元口中的“芸芸”正是同行的另一位‮姐小‬,出自京城十二府世家的崔家。

 闻言,余舒扫了一眼那个崔芸,反问湛雪元:“即是如此,你和崔‮姐小‬换一换不就行了,难道你八字也属火?”

 湛雪元自然不会实说她不愿住在两头的房间,就对余舒道:

 “这倒不是,我若能同她换,何须来⿇烦算子,不过我⾝怀天⽟,不利居东朝,只能来⿇烦算子了。”

 “哦?”余舒一听到“天⽟”就来了‮趣兴‬,也不急着关门撵人了,上下看看湛雪元,好奇道:

 “素闻湛家‘天⽟’神妙,不知湛‮姐小‬可否让我一睹为快?”

 看着余舒期待的眼神,湛雪元面露些许傲⾊,大概是有意显摆,犹豫了片刻,便从⾐领间轻拉出一截霓线,露出颈上悬挂之物,托于手掌上,并没有摘下的打算。

 “这便是家传之物了。”

 ⼊眼是一块形状椭圆的⽟石,背有八爪金托,表面呈现出深绿⾊,乍一看和普通的翡翠没有什么区别,只是颜⾊更加浓烈。

 余舒‮劲使‬儿看了几眼,没能发现蹊跷,湛雪元就爱惜地将它蔵回了前,不知是否错觉,在她收回那一瞬间,余舒似乎看到这块⽟石闪过一道异样的红光。

 “那就烦劳余算子换一换房间了。”

 湛雪元轻挑着下巴,一副“你看过我的石头总该听我话”的娇气样儿,看的余舒暗自哂笑,觉得和一个小姑娘置气没意思,于是点点头,答应下来。

 左右她八字不准,没那么多狗庇忌讳,睡哪儿都是一样的,而且昨晚上六爻掷卜,提醒她此行多防小人,这个湛雪元一看就是个小肚肠的,只要她没有不开眼惹到她,让一让倒不值什么。

 余舒转⾝进去拿行李,两个女孩子站在门外,崔芸挽着湛雪元的手臂,带有一丝讨好道:

 “雪元,你真好,要是没有你,我都不知怎么办了。”

 然后又小声凑到她耳边说:“这个女算子一直目中无人的,却不敢和你作对,还是你有法子。”

 湛雪元得意地笑笑,带有一丝不屑地看了一眼室內,暗想道:不过是一个摆弄算术的,哪里能同她们这样基深厚的世家相比。至多将来嫁一户官家,连司天监的官府都进不去。

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,湛雪元忽略了余舒除了算子的⾝份,还是今年大衍奇术一科的秀元,上无魁首。

 …

 由于祭祖盛事,半个安陵城的达官贵人都居住在华珍园中,等待五月初九,所以加派了一支羽林军把守四处,林园內外表面平静,实则戒备森严。

 太史书苑来的几个‮生学‬,⾝份在这里显然不够瞧,还没有资格携带丫鬟奴才,都是独⾝一人上路,所以落脚后,喝茶打⽔,只有庭院里两个侍婢伺候。

 眼看着到了吃饭的时间,他们这里却没人管,偏偏不能随便到院子外面走动,只能等人来送饭。

 赵慧给余舒准备了一盒点心,但是余舒路上吃的发腻,她胃口都在忘机楼养刁了,餐餐都有汤羹米油,否则本不下咽,看着外面天黑,她扒拉了两嘴点心,饿的脑门疼,这一时心中又惦念起随行护驾的薛睿是否也正饿着肚子。

 正当她打算出去问问何时送饭,崔芸就在门外喊她到茶厅去吃饭。

 等到余舒坐在茶厅中,听着他们说话的口气,才后知后觉能吃到桌上这四菜一汤,还要感谢有一位堂姐在宮中做妃子并且此次伴驾出行的湛雪元。(未完待续。  M.OtbXs.Cc
上章 万事如易 下章